人造翡翠和天然翡翠的区别

2025-04-1911:45:16百科知识0

翡翠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需求,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消费活力。珠宝国检(NGTC)对大量的翡翠饰品进行了严谨的检测,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手段区分天然翡翠与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

一、实验室鉴定流程

根据标准GB/T16553《珠宝玉石 鉴定》以及实验室的“翡翠检测流程”,对翡翠的鉴定涉及多项技术手段。其中包括放大检查、荧光观察、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等。还会综合分析翡翠的折射率、密度以及其他谱学特征。

强调的是,鉴定结论是基于多种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的。单一、片面的检测方法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

二、常用鉴定方法详解

1. 放大检查

鉴定初始,通过及专业放大镜观察翡翠的表面和内部特征。天然翡翠通常呈现纤维交织结构,拥有玻璃般的光泽。而经过酸洗的翡翠,其内部结构受到,显得疏松易碎,常需使用树脂等材料进行修复,因此呈现出树脂或蜡状光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酸蚀纹,它是识别处理过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于染色处理的翡翠,染料会沿着裂隙进入翡翠内部,形成特定的分布模式。现代的处理技术往往结合了漂白、充填和染色,这可能导致颜色分布出现异常。

2. 荧光观察

紫外荧光灯是检测翡翠的传统工具。天然翡翠通常不显现紫外荧光,或仅显现微弱的白、绿、荧光。相比之下,经过充填处理的翡翠则可能展现出中等或强荧光。

3. 光谱测试

光谱仪是鉴定翡翠的关键设备。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的种类。翡翠在光谱中具有特定的吸收区域,通过分析这些区域,可以确定其是否经过人工处理。

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鉴定染色翡翠。例如,天然绿色翡翠具有特定的吸收线或吸收带,而经过铬盐染色的翡翠则在特定波长处展现明显的吸收特征。

三、关于翡翠鉴定的相关问题解答

(1) 拉曼光谱在翡翠鉴定中的作用

拉曼光谱可以用于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环氧树脂等人工树脂,以及是否经过覆膜处理。在翡翠鉴定中,拉曼光谱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其他辅助性测试手段还包括滤色镜、阴极发光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等。

(2) 密度和折射率在鉴定中的局限性

密度和折射率因矿物组成、结构、化学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而是一个浮动的范围。即使样品显示出正常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不能完全排除其经过人工处理的可能性。

在此提醒您,购买珠宝时务必向商家索要珠宝国检(NGTC)出具的珠宝鉴定和正式。选择有信誉的珠宝品牌购买,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