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人差异化

2025-04-1913:50:42百科知识0

心理学家贺岭峰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提倡差异化优势,进行差异化培养,以避免陷入内卷的恶性循环,即家长应为孩子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这一观点尤其引起了我的共鸣。在观察城乡孩子成长环境差异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

农村的孩子仿佛拥有一种天生的野性活力,他们的身体,与大自然环境有着天生的亲近感。我曾目睹一些农村小朋友跳绳技巧娴熟,踢足球时甚至比许多成年人还要出色。他们的生活环境自由开阔,玩耍的项目丰富多彩。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农村孩子由于过度呵护,对基本生活常识知之甚少,如韭菜与麦苗的区分,父母和祖辈们按照城市里的方式为他们报读各种兴趣班。这样的培养方式,以自己的短板去比较他人的长处,实在令人担忧。

贺岭峰所提出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他主张的“不内卷”,即是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以他女儿为例,从小便开始学习做饭。这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终将渐行渐远。孩子们需要学会三项关键能力:独立照顾自己,适应社会,以及自我成长。首要的是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并为他们寻找一项真正感兴趣的技能。尽管他的女儿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一连四次答错数学题而被老师请家长,但她通过学习做饭不仅变得更加独立,还赢得了全校同学的认可、喜爱和自信。

即便在出国后,她也依靠自己的烹饪技能适应了新的环境。贺岭峰认为,那些报读众多兴趣班的做法都是卷入竞争的体现,而重新开辟一条发展道路才是更明智的选择。这一观点与全球常青藤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

我虽已察觉到城乡孩子间的差异化优势,但若城市的孩子能多去农村体验劳动、实践生活,他们将获得比城市孩子更多的优势。而许多农村孩子若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其优势将愈发明显。对于个人差异化优势的深入理解仍需时日。

个人差异化优势实际上是对孩子兴趣的深度挖掘,而不仅仅是兴趣班所能涵盖的。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视野和维度上思考问题,用未来的视角看待现在,因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补充和支持,让他们在不断试错中成长。过去我认为开辟一个赛道需要像谷爱凌妈妈那样投入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但实际上,生活中有许多简单有趣的事物同样可以成为培养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