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归哪个部门管理

2025-04-1918:37:15百科知识0

解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规范》

最近,上海市体育局公布了《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规范》,该规范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二零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一规范的,标志着上海市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及服务效能上将迈上新的台阶。

该规范着重强调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安全性问题。自明年1月1日起,各场馆将实施安全责任人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规安全检查,并可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执行。这一举措无疑将增强场馆的安全性能,保障市民的健身安全。

对于场馆的辅助设施,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场馆需配置无障碍设施和母婴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满足幼儿、异性家庭等需要,鼓励配置第三室,供单人或多人同时使用,尤其适用于游泳馆及游泳池等场所。

应急救护安全保障也是该规范的重点内容。规范要求各场馆按照“三至五分钟内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并到达现场”的原则,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各场馆具备应急救护资质的人员比例应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并确保在开放运营时,有具备资质的人员在岗。

对于市民关心的场馆开放时间和收费标准问题,规范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向市民开放,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得少于五十六小时。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不少于三百三十天,每周的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三十五小时。并且,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段应覆盖晨、晚等市民健身高峰时段,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在收费方面,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实行指导价,低收费价格一般不高于市场价格的百分之七十。全民健身日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在体育宣传周期间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规范还强调了预收费经营的信息公示、书面告知及风险提示工作,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等措施。若发现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在其场馆管理范围内开展体育项目培训活动,场馆方应及时告知消费者相关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倒卖场馆入场券、预约凭证等行为扰乱场馆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