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近期发布消息,揭示了中材价格的迅速上涨现象。
相关数据和报告显示,在亳州、安国、成都、玉林等交易市场中,超过200个常规品种的年涨幅超过50%,其中25个常用大宗材的年涨幅更是超过200%。特别地,鸡骨草等某些品种的价格一年内甚至上涨了4至9倍。6月27日的中材价格总指数为2143.92点,同比上涨了23.34%,达到了历史新高。
经过红星资本局的深入采访,我们发现这轮涨价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炒作的成分尤为突出,同时也了中材行业供给侧的长期问题。
甘肃的中种植户小陶亲身经历了这一反常的涨价季。他发现,当归的价格较去年翻了三倍多,从每公斤五六十元的价格在短短两天内就能售罄。而且,现在只要有货源出售,立刻就会有买家围上来,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他也注意到,市场上的价格在不断攀升,从70元一路涨到200元以上。
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中材经销商都表示这轮涨价较为反常。云南、山东等多地的经销商告诉红星资本局,这轮涨价涉及更多的品种,历史上罕见。康美·中材价格总指数的数据也显示,近一年来上涨的品种达237个,占比近半。
中材交易地的冷库空间已所剩无几,冷库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也意味着,当前中材的惜售情绪十分严重。多地冷库经营者表示,压的中材太多,冷库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
除了人为炒作和供需失衡,中材淡季不淡的另一个原因是产能下降。新版《典》的实施提高了材质量标准,推动了种植成本的上升。农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部分大宗材长期低价,导致农收益性差,生产积极性下降。加上灾害的影响,中材的产能确实有所下降,而需求却整体增加。这轮中材高行情是成本推动和供需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为炒作引发的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至终端。多个中饮片企业告诉红星资本局,原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其采购成本,虽然可以通过提价来平抑成本压力,但难以完全消化,利润空间被明显压缩。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停产部分产品。
更严重的是,名贵材的价格已经比肩黄金。天然牛黄等高端牛黄类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导致部分品不得不提价,甚至有部分品因原料涨价而取消挂网。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胡安墉和记者俞瑶提醒大家,中材价格的上涨不仅是一个市场问题,也了供给侧的长期问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保障中材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