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一直处于娱乐领域的运营工作状态。近来,因公司高层调整,她的工作变得不再稳固,这促成了她的跳槽意愿。恰好,一个同类公司的品牌运营岗位给予她面试机会,经过几轮面试后,她对面试流程、岗位内容和薪资待遇感到满意。
在对方口头承诺发放OFFER后,小红果断提出了辞职。在收到HR发来的正式OFFE档时,她发现其中注明了每月有销售绩效工资,且占比高达约40%。对此,小红感到困惑并询问了HR。HR解释说这是全公司员工都有的制度。
小红对于这种未在面试中提及的信息感到不适。她反思之前的面试环节,为何没有机会提出疑问。这也让她对公司的诚信产生了一些疑虑。她已递交了辞职信,原公司的工作环境已让她无法继续逗留。
面对这样的情况,小红该如何抉择呢?
A. 考虑公司的销售绩效制度是否合理,如果可接受就接受,否则拒绝并继续寻找其他机会。
B. 既然已经决定离职,就先忍耐一下,边工作边观察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
C. 其他(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在好优姐姐的辅导经验中,类似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那么,如何理解公司实行销售绩效的背后原因呢?
部分公司由于销售岗位的特殊性,可能会采取包含销售绩效的薪资制度,尤其在保险、金融、教育培训等行业中。这些岗位通常与销售任务紧密相关。例如,在市场、销售和培训等部门中工作的员工往往承担着销售任务。这并非总是为了剥削员工,有时是因为业务需求。如果公司希望增加业务收入并扩充人员,就会存在包含销售绩效的薪资设置。
那么是否可以因这些就认定一个公司不负责任或是不厚道呢?未必。如果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是合法的,并能按时支付工资和遵守相关法规,那么这样的公司可以被认为是可靠的。
对于小红来说,如果她对销售工作持开放态度并愿意尝试挑战自己,那么她可以考虑接受这个OFFER并从中获得成长机会。但如果她对销售工作持有强烈的反感或对职业规划不涉及此方面内容,那么她应该拒绝这个OFFER并继续寻找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在决定之前,小红可以与HR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了解绩效的具体情况和公司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询问绩效与哪些因素挂钩、是否是直接的销售额还是日常工作表现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她更全面地评估这个OFFER的真正价值和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