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带有先后的成语

2025-04-2012:34:14生活经验0

流传于世间的成语“争先恐后”,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故事。其源头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在这部古籍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驭马车的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赵襄主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心态。当他落后于王子期时,他急切地想要赶超;而当他领先时,又担心被王子期反超。这种心态,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先行还是落后,都是不利的。为何他的心始终放在王子期身上,而无法专注于驾驭马车的技术呢?这正是他落后的原因。”

争先恐后,这一成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人们竞相抢先、唯恐落后的情景。而在古代的春秋时期,也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赵襄子跟随着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后,有一天与王子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马车比赛。

赵襄子换了三次马匹,但每次都未能胜过王子期。对此,赵襄子产生了疑惑,质问王子期是否藏匿了技艺。王子期回答道:“我已将全部技巧倾囊相授,大王您的驾车技术之所以不过关,是因为您未能掌握与马匹之间的默契。”

王子期进一步解释道:“在比赛中,每当您落后时,您就会急躁地鞭策马匹以求超越;而一旦超过我,您又时常回头观望,担心我会赶超您。这种心态其实在比赛中是毫无必要的。因为无论您处于领先还是落后的位置,都是比赛的正常过程。而您的心思若总是放在我身上,又怎能专心协调好车马呢?这正是您落后的原因。”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明白,“读史明智,长知识”的道理。通过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智慧与故事,更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