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

2025-04-2013:04:24生活经验0

根据相关理论,当个体经历由特定刺激引发的自动唤醒和其他身体反应后,才会逐渐产生相应的情绪。詹姆斯-兰格理论被视为外周的理论,因为它强调了内脏反应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这种内脏反应是由位于中枢系统外周的自主系统所控制的。

对于这一观点,生理学家沃特-坎农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情绪的集中点在于中枢系统的作用。坎农及其他批评者指出了詹姆斯-兰格理论存在的不足,例如内脏反应与情绪的无关性。他们辩论道,自主系统的反应速度较慢,难以成为引绪的源头。相反,坎农认为情绪反应需要大脑在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激绪的刺激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通过交感系统导致身体上的唤醒;二是通过皮层得到情绪的主观感受。这种观点可以总结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该理论指出,生理唤醒和情绪体验是情绪刺激产生的两种同时反应,它们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换言之,当某事让你感到愤怒时,你的心跳加速和愤怒的主观感受是同时产生的,但既不是身体也不是大脑单独导致了这种情绪反应。

坎农-巴德理论还预测了身体和心理反应的独立性。在多种情绪中,唤醒症状和内部状态常常相似,因此在模棱两可或新异的情境中体验时,可能会产生混淆。针对这一情况,斯坦利-沙赫特提出了情绪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体验是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两种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个体的生理唤醒需要经过认知评价,以确定具体的情绪感受和标签,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