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配备不足的解决方法

2025-04-2016:03:19百科知识0

中小民营企业在管理运营中经常遭遇一类问题,即在降低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压力下,出现架构及职能过度简化的趋势。这尤其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举的目的旨在降低运营的开支。这样的精简若过度,则可能带来以下后果:

1. 基本的管理功能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执行或完全失效;

2. 专业的分工和协作的效率无法形成优势,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 多头指挥和无人负责的情况频繁出现,造成管理混乱;

4. 管理幅度过大,使得企业常常处于应急状态,无法有效进行日常管理,难以兼顾各个方面;

5. 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难以建立,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6. 执行和监督的界限模糊,可能导致内部风险失控。

对于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过分精简并非明智之举。某些关键职能的缺失或弱化可能会断送企业的前程。如市场营销、产品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都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实上,过度精简所导致的上述问题,往往使得人力资源成本并未降低,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丧失了更多的胜算机会,甚至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如何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精简过度问题呢?改善的对策如下:

1. 设计架构和职能时,应以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架构和功能设置能够支持战略的有效实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职能得到正常发挥和有效运行。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和共享。确保公司管理统一、政令畅通,资源共享、系统效率高。要确保企业的决策和行动始终围绕顾客需求和创造价值为核心。

2. 直接关系到公司生存和发展的职能必须配备胜任的人员。如市场策划和营销、产品研发和管理、工艺开发和管理、产品质量控制、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这些职能的正常有效履行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 确保与产品实现过程直接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关键岗位的人员配置合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饱和度可以适当高于正常水平,即当天的工作可能需要加班或在家继续完成。但过高的工作饱和度可能导致员工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留任率。人员的频繁流动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4. 转变精简的思路,将重点放在提升人力资源效率的工程上。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人员效能的提升,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以上便是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精简过度问题的解决对策。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图:人效提升工程图(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