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叫什么名字

2025-04-2019:20:28生活经验0

何时及如何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于何时需要制定作业指导书,可以参考以下情况:

1. 当标准、规范、方法不易作人员直接理解和执行时;

2. 当标准、规范、方法的内容不够明了或缺乏足够的解释时;

3. 当标准、规范、方法的表述不够简洁,缺乏必要的信息时;

4. 当方法中存在可选步骤,可能导致因人为因素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一致性时。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如何编写作业指导书:

一、遵循规范

依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其他相关文件控制程序,将检测方法以作业指导书的形式进行文件化,确保检测人员正确使用和执行。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流程

审批: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发布: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确保其知晓并可获取;

归档:将作业指导书归档保存,以便日后查阅和更新;

发放:向需要的检测人员发放,确保其有可执行的文档;

使用:检测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构成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含以下部分,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标题:与标准方法相匹配的标题或简化标题,便于理解和执行。

范围:明确界定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样品基体及限制说明。

样品要求:详细说明特殊采样要求、保存方法、样品制备及预处理等。

方法原理:简要描述检测方法的原理,帮助检测人员理解方法的基础。

试剂与材料:列出所需试剂和耗材的纯度、规格及质量核查方法,同时注明所需的参考标准和物质。

仪器设备:列明进行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其性能要求。

环境条件:明确检测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洁净度、供电及电磁干扰等。

干扰因素:列出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包括谱线干扰、化学干扰及物理干扰等。

分析步骤:详细描述分析步骤,包括工作开始前的检查、设备校准、质量控制要求及结果记录方法等。

数据记录与分析:明确需要记录的数据及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质量评估:列出接受或拒绝的准则和要求,以确保检测质量的控制。

不确定度评定:说明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方法。

安全措施:提供安全注意事项及与方法相关的风险告知。

参考文献:列出编制作业指导书所参考的文献。

记录表格与报告格式:提供检测原始记录表及检测报告的格式,便于记录和报告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