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企业需深入理解并有效管理其数据资产。数据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涵盖其“是什么”、“在哪里”、“由谁负责”、“何值所具”、“生命周期如何”以及“安全性与隐私性需何保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我们将通过详细的解释与示例,探讨元数据的概念、类型、管理目标及技术实现。
— 01 —
何为元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域及其关系的信息,简言之,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虽然概念初听时显得生涩,但对于企业来说,理解并运用元数据,是解锁数据价值的关键。
示例1:以一首歌曲的歌词为例,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歌名、歌手、歌词内容等信息,这些都是描述这首歌曲的元数据。
示例2:户口本中的信息,如姓名、地址、家庭关系等,都是描述一个人的元数据。
示例3 & 4(图书馆与字典类比):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元数据的含义,如图书馆中的书籍信息、字典中的字词解释等。
示例5:可将元数据比作地图,帮助我们导航、理解数据的走向和关系。
— 02 —
元数据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和操作元数据三类。
业务元数据:描述数据的业务含义、业务规则等,帮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数据。例如,业务定义、业务术语解释、业务指标名称、计算口径等。
技术元数据:涉及物理和逻辑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存储类型、字段关系等信息。例如,数据库表名称、列名称、字段类型、约束信息等。
操作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操作属性,如管理部门、管理责任人等,有利于明确管理属性,是数据安全管理的基础。
— 03 —
元数据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利用企业数据资产,让数据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价值。具体目标包括建立指标解释体系、提高数据溯源能力以及建立数据质量稽核体系等。
例如,建立指标解释体系能满足用户对业务和数据理解的需求,而提高数据溯源能力则能使用户清晰地了解数据仓库中数据流的来龙去脉。通过非冗余、非重复的元数据信息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也是元数据管理的重要任务。
— 04 —
从技术层面看,元数据管理的技术包括元数据采集、元数据管理、元数据应用和元数据接口等。其中,元数据采集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涉及到各类适配器的使用,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云中的元数据等。
在采集完成后,元数据需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元模型管理、元数据审核、元数据维护等功能。还有元数据版本管理、元数据变更管理等,以确保元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地,基于元数据平台,还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如数据资产地图、血缘分析、影响分析、冷热度分析、关联度分析等,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其数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