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出游的热潮已然掀起,人们纷纷开始规划自己的行程。而在这个时候,能否顺利购得车票,便成为了出行计划的关键一环。
众所周知,铁路车票预售期为15天,对于有出行计划的人来说,提前购票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购票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涵盖了互联网订票、电话订票、手机客户端购票、12306订票助手以及窗口购票等多种途径。
现如今,许多人都倾向于选择网络购票,早早地守候在电脑或手机前等待抢票。常常会遇到火车票一开始售卖就显示候补的情况。这让人不禁想问,难道大家都在“抢票大战”中如同坐在路由器上一般紧张地等待着吗?
实际上,火车票显示候补,意味着该车次的车票已经售罄,只能通过提交候补订单并预付费用来排队等票。一旦系统中有余票释放,便会优先分配给候补订单的乘客。那么这些余票是从何而来呢?主要源于那些改变行程的乘客所退回的票。候补订单就是在争夺这些余票,但因为退票的乘客数量有限,候补订单的成功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那么,我们常常抢不到票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其一,网络速度和手速的竞争在抢票过程中显得尤为激烈。很多时候,我们的速度确实无法与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相提并论,眼看着票一张张地被他人抢走。
其二,12306官方将大部分票额放在了全程票上。这是由于全程票能够为铁路带来最大收益和资源利用。在发车前几天,当大部分人都抢到了全程票后,12306会逐渐将剩余的全程票分配给那些候补区间站的乘客,而且会按照里程长短进行排序。
其三,12306官方对放票数量进行了限制,采取分批次发放的策略。部分票额会为下一站或更远站的乘客预留。区间站的票额通常会比全程票或客流量大的站点的票数要少,特别是在只经过几个站就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下,节假日期间的余票数量往往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