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朋友们,这里是本立普法频道
警惕企业伎俩:以调岗之名规避经济赔偿
现今社会,部分不规范的企业为了规避支付经济赔偿金,常会采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员工主动离职。
其中一种常用的策略便是所谓的“调岗”。曾经有位听众朋友向我们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半年前,他的领导提出以岗位轮换的名义进行调岗,结果他发现新岗位与自己原先的岗位大相径庭,无法适应。
当我们的这位朋友深入了解后,惊讶地发现这个调岗制度并非是普遍存在的,而是专门针对他而设计的。那么,“调岗”这种行为,到底是不是有法律依据呢?遇到这样的非正常调岗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同探讨一番。
探究调岗背后的合法性
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和用人单位双方达成共识是执行调岗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单方面地决定调岗或所谓的轮岗,这便属于违法行为。
调岗的要求与程序
在实施调岗时,用人单位必须遵循一系列正式的审批流程。口头通知是无效的,必须使用专用的调岗表格,并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
协议调岗后还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若企业未及时完成劳动合同的变更,这同样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非法调岗的常见理由
工作不合格。企业可能以你当前工作表现不达标为借口,强行调整你的岗位。
业务撤销。企业可能会利用部门业务撤销的理由,将你调整到其他岗位。
内部创业或转型。这往往是企业最“巧妙”的借口之一,将员工转变为加盟商、区域代理商或内部创业合伙人等。
面对调岗的应对策略
明确表达拒绝调岗的立场。
坚决不在任何调岗同意书上签字,并拒绝前往新岗位报到。
收集相关证据,为做好准备。
避免主动离职,要争取将劳动关系转变为解除。
先进行投诉,然后申请仲裁,等待合理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