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两季,我们常常会遇到大量的迁徙黄雀。面对众多的运输笼中的黄雀,如何迅速挑选出一只优质的黄雀,而不被别人抢先呢?
由于黄雀的公母区别明显,让我们从挑选优秀的公鸟开始。捕捉后的黄雀尚不能开口鸣叫,此时我们不能仅凭鸣声来判断其优劣。我们必须从其体态和羽色进行筛选。我们要观察其静态时的神态。一只优秀的黄雀应当体型健硕,左右翅膀交错叠放,整体形态犹如倒置的三角形,站立时显得精神抖擞。这样的体态在众多鸟中会让你眼前一亮。
接着观察黄雀的羽色。从羽毛的细腻度来看,可分为细毛鸟和粗毛鸟。细毛鸟的羽毛细腻可爱,触感温柔,是首选之鸟。细毛鸟较为稀少。黄雀的毛色分为青色、、绿色和白色等。通常,青色雀开口鸣叫较早,而白色雀则较为罕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的黄雀虽然开口较慢,但当我们在秋天获得它们后,往往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听到它们真正的鸣叫。
挑选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黄雀头顶黑块区域的大小和颜色。黑块颜色越深,说明鸟的年龄越大,但也可能意味着它更难适应新的环境。黑块的大小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黑块也会逐渐增大。我倾向于选择头顶黑块明显、形状类似长方形并延伸至颈部附近的黄雀。
拥有以上特征后,我们可以在装有上百只鸟的笼子里快速进行挑选,通常只需花费5至10秒的时间。但这只是体色和体型的初步筛选。真正的鸣叫好坏还需回家后进一步观察。可能你在挑选的几十只鸟中才遇到一只真正出色的。
回家后,每只鸟需要被放入单独的小笼子中,提供苏子和水,静养数日。一、两周后开始听其单音,观察哪只鸟的宏亮且没有变音现象发生,这样的鸟可留用(请注意,老年的雀可能还未叫出或未叫出真正的口音)。所谓的变音即是指观察其单音是否有变化,尤其要注意那些类似绣眼鸟“地低低”的鸣,这样的鸟一定要留下。
剩下的时间要等到它大声鸣叫时再作评判。黄雀的鸣叫有些沙哑、刺耳,可能不太悦耳。但它们能模仿出喜鹊口(嘎唧唧)、大山雀(继文继文,文继文继)等声音。而且一只优秀的黄雀应该终日鸣叫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