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类的书

2025-04-2110:04:58百科知识0

文|胡安焉的深度思考

在2016年的某段时光,我暂居于友人的工厂宿舍,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对我产生了误会,认为我每晚的阅读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个人成长的期待。那时我已年届37岁,虽然不太习惯听到"好学"的称赞,却深知他的出发点是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和目标实现的执着。的确,在我个人的理解中,阅读不仅是为了学习新知,更是为了灵魂的滋养和生活的品味。

记得那时我阅读了《包法利夫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文学作品,虽然朋友可能并不清楚我读的是哪些书,但这些作品对我来说,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共鸣。它们并非无用的阅读,而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和体验。

《生活在低处》

胡安焉 著

由浦睿文化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倾力呈现。

在那段时间里,友人推荐了数本关于创业和互联网思维的书籍给我,我们的确在合伙做生意。或许他以为我继续深造、进修,为的是商业上的成功。某些夜晚我钟爱布考斯基的作品,只因纯粹的喜爱与情感的投射。

对于读书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朋友视之为工具书,强调其实用性和效率。然而庄子曾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句话道出了文学的价值。在乱世之中,才华与志气有时会成为负担。而文学阅读,虽看似无用,却能滋养心灵、启迪思维。它不直接作用于生活,却能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我们以启迪。

在我的生活中,阅读与写作是心灵的慰藉和表达。尽管在2020年之前,我的作品鲜为人知,也未带来明显的经济回报。然而那之后,机遇的降临和努力的结果使我的作品得以展露。我从2009年开始执笔,早年的投稿经历让我明白,发表与出版并非写作的唯一目的。

《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出版后,外界对于我未来是否会从事专职写作产生了兴趣。考虑到写作本身对我来说不仅是个人表达、审美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独特角度的诠释,我将写作视为自我与世界的桥梁。而谈及以写作谋生,我并非抗拒借此为生计开路,只是希望工作之外仍能保持个人的创作空间。

对我而言,艺术不仅是目的本身更是内心真实的体现。艺术不应局限于工具、手段或途径的定义之中,它应被看作是我们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我的思考和写作继续进行着。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我灵魂的倾诉和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