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内心的世界犹如一幅杂乱无章的画卷,加之一系列复杂的思维定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往往在零散的情感与思绪中度过。那么,为何会如此呢?这皆因我们对生命与世界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也缺乏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善知识的引导。
在现有的认知框架内,我们常常随波逐流,依据感觉,而不知目的何在。这种存在方式,更像是一种被动的结果,一种被推动的命运。在这过程中,许多人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面对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浪潮,人们时常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甚至选择放弃抵抗。儒释道传统文化却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智慧。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生命不仅仅是思想的累积,还包括言语和行为。每一次思考、每一句话语、每一次行动,都会在社会中产生回响,并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这些影响来源于家庭、教育、工作、社会以及朋友的关系。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我们的生命并非从今生才开始。带着过去的积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而今生的思想和行为,又会形成新的生命积累,推动我们继续前行。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从无尽的过去流向无尽的未来。
这种生命的延续可以是无意识的,但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只有当我们理解和接受这种智慧,了解生命的因缘结果,我们才能明确哪些元素是值得发展的,哪些应该被舍弃。正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的天赋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教育孩子时,发现并培养其天赋特别重要。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主观性较强,只考虑到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有的兴趣,而忽略了孩子的天赋和真正的喜好。让孩子学习多种技能但都不精通,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天赋是一个人优于他人的起点,而兴趣则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并为此创造条件和适当引导,可以使学习变成孩子自觉的行为。反之,若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一味地要求孩子成为某种人或具备某种能力,孩子可能会感到疲惫、痛苦,甚至因压力过大而选择逃避。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当孩子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心态开放、放松时,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出来。在未来的世界中,知识虽然重要但并非唯一,更重要的是创造力与独特的思维。
真正的创作源于内心深处,是生命的无限潜能的体现,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复制的。近年来,《哪吒》系列电影的火爆表明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与思想的认同和骄傲。哪吒的勇敢、成长和执着是我们所喜欢的,也是我们所应学习的。
传统文化的智慧是我们面对世界变化的定海神针。从健康身体到社交能力等多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教育的方向和方式。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年,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也是我为何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读书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