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江淮河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赋予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全省土地面积辽阔,达13.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更是高达422万公顷,即6330万亩,是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安徽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达800万公顷(约1.2亿多亩),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第六位。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粮食作物如小麦、稻谷、玉米、薯类及其他旱作粮广为种植,其中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占据粮食总产的八成左右。
在医领域,安徽亦展现了不俗的实力。五大省级经销商平台,如辉隆集团等,作为主要代理国外企业产品的力量,其强大的新产品接受能力和技术实力,显著提升了安徽整体的医水平。尽管近两年安徽农使用量保持稳定,但价格竞争激烈。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帮林指出,这五大平台掌控着市场话语权,对所有外企产品形成基本垄断。
这五大省级平台——辉隆瑞美福、农家福、中海、和谐、惠富强等,在安徽农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高达40%左右,形成了安徽农资市场的独特格局。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渠道扁平化现象,安徽市场呈现出独特的五家平台主导的局面。这五家平台几乎垄断了所有外企产品,任何外企若想进入安徽市场,必须与这五家合作才能进一步拓展至县级以下平台。
在安徽农化市场中,外企产品占有率达到40%至50%。其中,陶氏、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等四家企业在安徽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尽管近几年外企增长缓慢,但仍呈上升趋势,每年约增长5%至10%。国内企业在安徽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从过去的90%降至现在的60%左右。尽管如此,国内企业在某些地区如皖北地区仍保持较高的占有率。
这五大省级平台共同的特点是拥有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对安徽市场进行深度耕耘和垄断。以辉隆瑞美福为例,该平台已建立农化服务中心,整合了全省范围内的农技专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其经营规模在安徽省内位居前列,并在全国渠道商排名中靠前。农家福在全省拥有2500多家连锁店,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给终端客户。
中海公司则以其强大的技术推广服务团队著称。该公司拥有四十余人的技术推广服务团队,针对农民的需求和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其经营的单品过千万的有两三个,主要产品如司马和稻腾在安徽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安徽省和谐植保公司以技术为依托、服务为宗旨,致力于新产品的推广和技术服务。
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后起之秀也在农市场中崭露头角。它们通过提供综合性的健康方案和增收方案等核心优势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这五家渠道平台的发展推动了安徽整体农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在省级平台的引导下,80%以上的安徽下游客户主渠道经营的产品规范且质量上乘。这使得安徽整体农经营环境相较于其他省份更为优越,农民的用水平也普遍较高。经过几年的引导和教育,安徽农民的防风险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内企业在安徽的发展仍面临挑战。几家省级农资公司以国外产品为主打产品进行纵向垄断经营模式导致国内企业难以进入市场。不过有观点认为国外产品并非无可替代,国内企业的许多农已经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