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深奥,常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所体现。关于国学的定义,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大体可理解为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汇总。在国学学习的潮流中,许多企业家误将国学的“道”与“术”割裂,过分追求技艺之学而忽视道义之修,以致偏离了学习国学的初衷。
为了纠正这一偏差,明德书院为商道注入了新的国学理解。从现代企业的运营与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先秦诸子的,如儒释道等,为商业活动提供指导。通过对历史的变迁及商界人物的传奇经历进行深度解读,明德书院致力于引导企业家领悟国学精髓,提升内在修养、人生价值及道德水准,从而推动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国学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不仅在于能够吟咏古诗或谈论经典书籍,更在于其经世致用性。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国学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明德书院院长李厚德先生强调,商业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自古以来,者们以各种规章制度推广国学思想,这些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制度的制定需顺应“人性”。尽度看似周全,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并不完全适合每个个体。虽倡导无为而治,但受企业规模、员工素质等因素影响,实现起来颇具挑战。
对企业家而言,国学的学修并不能直接提升业绩或用户满意度,但它能实现人性从内而外的升华。这增加了机会的捕捉和目标的达成几率,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正如古语所讲,“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家若能理解人性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坚持以人为本,便能更有效地引导员工行为,并根据企业不同阶段提出更合适的管理目标,以激发全体员工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