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图)
对于众多国人而言,不论是否学过日文,掌握几个日文词汇已成常态,其中“卡哇伊”便是其一。
“卡哇伊”是对日文词汇“可愛い”的近似音译。在日文中,它通常被写作“kawaii”,其含义即为“可爱”。
“可爱”一词在中文和英文中均有对应表达。中文用词如“可爱”,英文中则有cute、lovable和adorable等词汇,用以形容事物的美丽、迷人之处,令人心生喜爱。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词汇中竟然也包含了日文音译的kawaii。
在词汇翻译中,常常会出现借用外语的情况,尤其是具有外国文化特色的事物。英文在找不到对应词汇时,会直接借用外语词汇,这是词汇翻译的一种常态。日文kawaii的发展也遵循了这一规律。虽然其代表的“可爱”情感表达具有日本特色,但并未局限于特定事物,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判断。尽管英文有现成的cute等词汇可以对应,但仍然选择了借用日文音译的kawaii。
这种开放性的英文词汇体系,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其包容性。比如,英文吸纳了日文的“少し”(罗马字写作skosh),并在简化发音和调整拼写后,成为了英文中的常用词。同义词在英文中仿佛永不嫌多。
对于日文kawaii的流行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中文的例子进行类比理解。比如,“好客”这个词在中文中有其固定含义,但在翻译成英文时,并没有采用音译的haoke,而是选择了现成的hospitable。这表明了文化自信和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回过头来看kawaii这个词,它在日文中的流行并非偶然。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可爱”的就开始在日本大众文化中酝酿,逐渐成为重要元素。到了1980年代,这股潮流更是席卷各个层面,对饮食娱乐、衣着打扮、玩具贴图、行为礼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文化的输出,这股可爱风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与此日语词emoji(表情图示)在英文中的流行也是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日本人发明的表情图示被英文直接采用,并广受全球网民欢迎。这表明了图示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影响力。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把握契机,用新时代的思维和方法,全方位地展示甲骨文等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甲骨文的英文翻译,可以借鉴kawaii和emoji的成功经验,通过恰当的翻译和推广,让甲骨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持续的热潮。
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