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失意,星巴克也难逃此劫。”
40岁的徐忠失业已久,尽管他拥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和涉猎多种文化领域,但在现今社会却难觅一份满意的工作。每次投出简历后大多都石沉大海,被冠以“年龄不符合岗位要求”等理由。他不愿让年迈的父母担心,所以仍旧会假装出门上班,星巴克成为了他的移动办公室。
徐忠仍然怀念曾经与“精致白领”有关的情怀相系的那个星巴克,那时不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稳定的Wi-Fi,甚至没有对消费的强制要求。现在的星巴克,正在改变其“不消费也欢迎进来坐坐”的企业文化。
徐忠曾是星巴克的忠实粉丝,他喜欢那里的氛围和企业文化。他逐渐发现,星巴克似乎在逐渐改变其对待顾客的态度。从最初的免费开放到如今的强制消费入座,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有些不适。
同样察觉到这种变化的还有宝妈黄妍和创业失败者王翰等人。星巴克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逐渐变得陌生。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们仍尝试着在其他地方寻找适合自己办公或放松的场所。
社区星巴克门店工作人员Amy观察到,现在的星巴克对那些非消费顾客的接待变得不再那么开放和包容。许多人都是带着各种复杂身份——从推着婴儿车的宝妈到备战考试的大学毕业生和老年人——在店内享受着短暂的时光。
但正如Amy所说,他们的消费频次往往较低。而在和其他实施的新的顾客准则——没有消费的顾客不得使用店内任何设施——已在某些地方实行。
过去,星巴克通过其“第三空间”概念成为了人们社交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但现在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星巴克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除了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手如瑞幸咖啡之外,还有新式茶饮店的兴起以及提供共享空间的各种新业态也吸引着原本可能光顾星巴克的顾客。这使得徐忠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第三空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尽管面对困境,但徐忠们仍不时回到星巴克。对于黄妍来说,虽然她开始转向线上创业并尝试新的销售模式,但她仍然会选择在星巴克拍产品照片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
而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咖啡的口感、价格以及独特的社交体验。对于他们而言,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概念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现在对于星巴克来说,不仅需要重新考虑它的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来应对这种挑战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还要如何平衡其商业利益和企业文化;以及如何重新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场挑战中谁将胜出尚未可知。但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并接受时代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文中徐忠、黄妍、王翰、Amy及李梦然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