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2025-04-2202:48:37百科知识0

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汽车时代背景下,对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而言,产品定义能力的匮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三十年里,汽车企业的制造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在产品定义方面仍停留在追赶模式。传统汽车时代中,汽车制造商在产品定义、设计、生产制造及营销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常采取渐进式创新。市场上的大部分汽车品牌,从“逆向对标”开始产品定义与开发工作。在合资企业中,本土人才往往只是将跨国企业的产品进行本土化改良。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汽车的“构造”正发生根本变化。互联网时代成长的消费者开始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汽车的功能、交互及情感需求有了新的期待。

智能汽车的崛起让竞争格局发生巨变,车企与跨国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个没有现成模板可循的时代,车企如何捕捉真正的用户需求和定义新的产品?答案在于深度理解并连接用户。

业内一位资深人士强调了用户的重要性,认为掌握用户的动态和喜好是行业共识。一些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让用户参与并定义汽车,甚至与企业共同构建生态圈。例如,蔚来汽车通过高度互动的用户体验,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其产品的转介绍率也屡创新高。受此启发,许多车企开始搭建自己的APP,以建立与用户的直接联系。

简单的APP搭建只是第一步。吉利汽车的高级副总裁林杰指出,真正的用户思维不仅仅是搭建一个平台那么简单。如何让用户有参与感,如何让企业的响应机制快速跟上用户的建议和意见,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这一开放的用户参与理念并非个例。几年前,凯翼品牌就曾尝试“众包造车”。爱驰汽车也推出了“7921用户伙伴计划”,让用户在产品的某些部分参与定制。智己汽车则推出了“原石计划”,希望将用户的创意和数据转化为企业创新的驱动力。

这些尝试虽有所成效,但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凯翼的众筹最终未能成功,爱驰的伙伴计划仍需深化。而吉利则致力于更深入的开放策略。他们不仅在线上以开放的态度倾听用户意见,还计划在线下将工程和制造领域向用户开放。

如今,“闭门造车”的旧有模式正在被淘汰。林杰表示:“我们不仅要接受领导的监督,更要面对广大用户的意见并迅速做出调整。”这种转变也促使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改变,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了企业前进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