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泰山,被誉为五岳的。其雄伟壮丽,蜿蜒二十公里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在海拔高达1545米的主峰玉皇顶,这里曾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天之地。
(摄影:王长民)
常言道“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在人们的传颂甚广。关于此语,还有一段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泰山岱宗坊的附近住着一对深爱彼此的夫妇。他们的生活经历了一连串的悲痛,一年内连续失去了两个孩子。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一位旅人听闻了他们的遭遇,向他们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或许是因为孩子名字的不吉利导致了他们的不幸。他建议,若他们再次有孩子,孩子的父亲需在孩子出生的当天深夜外出,为孩子取一个与他所遇到的第一样东西相同的名字。一年后,这对夫妇再次迎来了一个孩子。那天夜里,父亲走出了家门,从王母池走到斗母宫,却未遇到任何东西。
回到家中,父亲略带失望地对妻子说:“除了脚下的土地和眼前的泰山,我什么也没碰到。”妻子是个聪明的人,她灵机一动说:“泰山不正是最吉祥的象征吗?我们不如就给孩子取名‘泰山’。”夫妇二人达成一致,这个孩子便以“泰山”为名。
泰山在十岁时跟随鲁班学习木匠技艺。除了木工,他更痴迷于雕版刻石。一年后,当鲁班发现泰山的木工技艺进展缓慢时,他提前解除了师徒关系,让泰山回家。尽管如此,泰山并未气馁,而是自学成才,雕版刻石成为了他的拿手好戏。
几年后,鲁班来到泰山购买柏木以制作云梯。在岱庙前,他看到了出售雕版刻石的商品,对此深感佩服。当他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学生泰山时,不禁脱口而出:“我真没想到这就是我的学生泰山!”
这个传说在泰山一带广为流传,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先是泰山的父亲未能认出“泰山”,后是鲁班未能认出自己的徒弟“泰山”。在这个传说中,“泰山”被巧妙地运用和转化。“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源于民间传说,充满了别样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