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至二月上旬,生猪期货市场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区间震荡态势,而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也在每千克15至16元之间徘徊。
节后首个交易日,豆粕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上涨势头。开盘之初,豆粕期货价格便以高开幅度超过2%的态势启动,随后价格持续攀升,日内持仓量增加,涨幅一度达到令人瞩目的4%。不仅如此,豆粕的现货价格也在短短的一天内迅速上涨了80元/吨,主流现货价格跃升至3340元/吨。
豆粕市场开门红
在昨日豆粕价格的基础上,今日(2月6日)豆粕价格继续上涨,每吨涨幅达50元。特别是在广西部分地区,豆粕现货价格已攀升至3400元/吨的高位。受到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影响,双边贸易的动态可能会对豆系商品的市场表现产生分化效应。
鉴于作为大豆的重要出口市场,对即将实施的关税的预期可能导致大豆对的出口量减少。这一情况可能对国际大豆市场构成压力,使其表现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由于大豆在大豆总供给中占据约20%的份额,加征关税可能会增加国内大豆的进口成本,从而激发国内市场对大豆及豆系商品价格的上涨预期。
与此南美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对大豆产量构成影响。阿根廷的持续干旱天气可能对新一豆产量造成不利影响。而巴西地区因受降水影响,大豆收割进度缓慢,未见明显改善。考虑到国内2月至3月期间大豆到港量偏紧的现状,南美天气条件与关税期的共振影响预计将在短期内为豆粕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作为饲料的关键原料之一,豆粕价格的上涨无疑将增加饲料生产成本,进而压缩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若南美天气状况改善,大豆产量恢复正轨,豆粕价格有望回落,这将对降低养殖成本构成利好的因素。
生猪市场短期波动
鉴于春节前的市场情绪偏向于节后生猪价格的悲观预期,大型规模猪企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加快了生猪出栏速度,从而减轻了节后标猪的供应压力。
春节期间及节后的肥猪供应相对紧张。截至2月5日,部分地区生猪现货均价维持在每公斤15.5至16元的范围内,而肥猪价格更是突破了每公斤17元的高位。这一超出预期的现货价格推动了原本被低估的期货价格在新年伊始的大幅上涨。
尽管春节后的时段通常被视为一年中的需求低谷期,但由于年前备货的存在,新年的到来尚未充分消耗这些“库存”,导致短期内采购需求减少,市场进入需求相对低迷的阶段。在整体供需趋于宽松的背景下,仍可能存在阶段性供求调整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育肥与冻品库存的释放可能会阶段性地影响猪价的走势。冷空气及可能出现的仔猪腹泻或猪情也是值得留意的因素。这些都可能影响猪价的短期波动。
总体而言,养户们在经营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变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