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于人人网结缘的网络情侣,如今有的已经走入婚姻的殿堂。曾有热心肠的师兄想要“帮帮忙”,却未能等到师妹的回眸一笑。如今,红男绿女们更倾向于在社交应用中寻找“约”的契机,特别是在“超级课程表”都能变成“泡妞神器”的时代。校园社交市场,似乎成为了淘金者眼中的热土。
快速匹配,短平快!
荷尔蒙经济驱动下的校园社交市场,吸引了无数淘金者前来。那么,校园社交App的用户痛点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一个“约”字。多位受访者向《IT》记者透露了这一共识。
荷尔蒙经济被视为社交产品发展的原动力。从微信的“摇一摇”到陌陌的“看附近”,再到如今提及的师兄帮帮忙、11点11分、tataUFO等应用,社交产品的玩法多样。真正能玩转它的,却寥寥无几。
以师兄帮帮忙为例,这是一个由“约”开始,以“分”结束的故事。三年前,申磊、江友青等人创办了高校社交平台师兄帮帮忙,初衷是帮助师妹解决困难,而后续的发展则任由用户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发现“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短平快”,“帮忙”这种方式显得过于绕弯。
如今,师兄帮帮忙已经转型为高校分期付款平台“分期范”,而其他校园社交应用则层出不穷。尽管“师兄”们黯然离场,但师弟师妹们“约”的需求依然旺盛。校园社交应用的沙场上,后来者不断涌现。
新晋的校园社交App们注重产品的“短平快”。与简单粗暴的陌陌相比,它们多了一份“小心机”和“小暧昧”。例如tataUFO,每晚10点会推送一位同城异校的异性给用户,可以选择喜欢或不喜欢。如果双方都选择了喜欢,就可以展开互动。而11点11分则把时间选择在每晚11点11分,匿名配对同校或异校学生,聊天时间只有十一分钟十一秒,充满了小清新和神秘感。
从目前的用户活跃度来看,年轻人对“短平快”的“约”十分青睐。这些应用在上线数月的时间里就累积了大量用户。
校园社交应用的盈利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开发者们。无论是师兄帮帮忙、11点11分还是tataUFO,都面临着寻找盈利点的难题。江友青表示,校园社交市场的盈利潜力很不好,市场非常窄。他们曾因模式走错、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而痛苦挣扎。
于是,“师兄”们最终选择了放弃社交市场,转而投身高校分期平台。这是个可以现时盈利的市场。他们通过与线下金融公司合作,赚取手续费。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不放弃对校园社交市场的探索和尝试。
对于盈利模式,不同的应用有着不同的尝试。有人认为应该靠O2O和游戏盈利;有人则认为应该专注于广告和引流。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运营团队的支持。
对于“高校社交是不是伪命题”的问题,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喜好千变万化,并不存在明确的共同需求;而有人则认为大学生的专属性还在,情感需求与社会人士不同。无论如何,校园社交市场的发展仍然充满了无限可能。
未来展望
校园社交App的发展道路仍然漫长而充满挑战。尽管前路艰难,但淘金者们仍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也许在强大的资金支持和运营团队的助力下,他们真的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无论如何,校园社交市场的发展都将继续影响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我们期待着更多有创意和有想法的应用涌现出来,为校园社交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