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由ORACLE公司(也被称为甲骨文)所提供的一套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软件产品。它目前是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中最流行的数据库之一。
ORACLE数据库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系统的数据管理产品中。它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ORACLE拥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关系型数据库,它提供了完备的关系功能。作为分布式数据库的一部分,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处理的功能。
ORACLE数据库的特点如下:
(1) 支持多用户同时处理大量事务,确保事务的顺利进行。
(2) 提供强大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准确。
(3) 支持跨多个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处理,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
(4) 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方便在不同系统和环境中进行迁移和部署。
一、数据库层面
Oracle数据库是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这包括了数据文件(如ORA或DBF)、控制文件、联机日志以及参数文件等。与其它数据库相比,Oracle数据库的概念有所不同,即一个操作系统中只存在一个主数据库,可视作只有一个大型的Oracle数据库。
二、实例层面
一个Oracle实例由一系列的后台进程和内存结构组成。一个数据库可以拥有多个实例,这些实例共同协作,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数据文件(dbf)
数据文件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单元。数据库中的数据实际上存储在表空间内,而这些表空间又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表空间。
四、表空间
表空间是Oracle对物理数据库中相关数据文件的逻辑映射。逻辑上,一个数据库被划分为一到若干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包含一组逻辑上相关联的结构。每个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名为system的表空间。
每个表空间由位于同一磁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这些文件被称为数据文件(datafile)。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特定的表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表的数表并不是由表空间直接查询的,而是由用户进行查询的。这是因为不同的用户可以在同一个表空间中创建同名的表。
五、用户层面
用户在表空间下建立,登录后只能看到并操作自己的表。在ORACLE中,与MYSQL的数据库类似,每当需要建立一个应用时,就需要创建一个用户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