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后面用什么的

2025-04-2214:30:27生活经验0

人的天性虽有共通之处,但在习惯上却各有特色。习惯如同涓涓细流,在幼小之时最易形成,一旦养成,虽欲改变亦非易事。

比如,清晨早起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习惯。从小培养这一习惯,对于许多人而言至关重要。那些习惯于贪睡懒觉的人,一旦假日来临,往往日上三竿仍高卧不起,平日也常迟到,常以蓬头垢面之态匆匆赶往学校。如此之人长大后,往往缺乏振作精神,多半难以有所成就。像祖逖闻鸡起舞那样,才是志士奋发有为的楷模。

我国历来重视礼仪,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以家庭为例,教育子女时应有“出必告,反必面”的礼貌,这是对长辈最起码的尊重。如今有些孩子对父母长辈视若无睹,态度横蛮无礼。长此以往,必将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无论对谁都要维持适当的礼貌。

高声喧哗,打扰他人安宁,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试问自己,在他人读书或工作时,是否有过喧闹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时刻为他人着想,维护公共秩序,照顾他人利益。人多拥挤时,应依次排队,避免争先恐后。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生命在分秒必争中流逝,平时或许感觉不明显,但仔细想来实在应该警惕。如果我们能养成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无论多么短暂的空闲,都用来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日积月累,终将有所成就。

常听人说起“消遣”二字,这其实是最要不得的心态,因为人生短暂,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供人“消遣”?如同陆放翁的诗句所说,“待饭未来还读书”,有人就能充分利用这等待的时间来读书。

虽然古人所说的“三上之功”即枕上、马上、厕上的做法不足为训,但其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虚度光阴。

吃苦耐劳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古时的圣贤总是教导我们要能过俭朴的生活。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生活极端的节俭;而“嚼得菜根”,则表示一个有志之士能耐得住清寒。

不讲究衣着饮食的质量并不是耻辱,而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不会带来荣誉。个人修养上应有的认识是知足常乐。

古罗马帝国的皇帝Marcus Aurelius从小就摒弃一切享乐,他一生成为了一位严肃的苦修派哲学家,并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正说明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以上所述只是众多良好习惯中的一例。千头万绪的好习惯中,“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面对事情时也能心平气和、顺理成章。

一个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最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