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参加2023年管理类联考的同学们,首轮复习是奠定基础和加强薄弱环节的关键阶段,为后续冲刺阶段提供有力的准备。本文,我们结合了文都考研的专业见解,详细解读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要点知识。
企业资源计划(ERP)自199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石,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了决策与运行的支持平台。ERP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高效的管理理念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对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的需求。
一、MRP的起源与演进
自1960年代始,物资需求计划(MRP)的诞生及发展。
一阶段:开环的物资需求计划(MRP)
该阶段专注于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二阶段:闭环的物资需求计划(MRP)
此阶段的MRP系统不仅包含物资需求计划,还纳入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
二、MRPII与ERP的发展脉络
1980年代以来,企业对于经营活动的整体规划开始被提上日程。
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出现,并实现了各系统如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的集成。
在此基础上,随着企业对资源的认识和管理需求的扩展,MRPII逐步升级为更为综合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1. ERP的本质与体系
ERP不仅是一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更是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2. ERP的软件产品特性
ERP软件综合运用了客户端技术、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和第四代语言等技术。
3. ERP的企业管理功能
ERP通过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实现了一体化的企业管理。
三、不同管理模式的差异与对比
从开环MRP到闭环MRP再到MRPII和ERP的演进过程中,管理模式在资源管理范围、生产方式管理、管理功能、事物处理控制以及跨国(或地区)经营事物处理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对比。
特别是ERP相较于之前的模式,突破了内部资源管理的局限,扩大了资源管理的范围,并强化了跨国经营的处理能力。
对于备考管理类联考的同学们来说,深入理解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演变及其在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差异与对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