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场景指的是什么

2025-04-2218:38:51生活经验0

高考“小说环境描写手法”解读

一、真题回顾

例1(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文章中描绘了人、牛、犁共同呈现的场景,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构建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此段通过共同的老迈特征将“人老、牛老、犁也老”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区分人与物,互为参照,并列描写,行文舒缓,与人和牛的步态相协调。

例2(2023年新高考Ⅱ卷《社戏》(节选))本文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请结合全文说明。

答案解析:正面描写了社戏过程中的仪式,如选址、择日等,并通过侧面描写各色人物举止、场面等,衬托出社戏的仪式感。

例3(2020年高考浙江卷《雪》)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答案解析:语言使用了叠词和拟声词,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有暗示性和象征色彩,通过描写月亮升起象征着希望;诗化风格明显,情景交融。

二、知识点要点

1. 描写技巧

白描与工笔:粗笔勾勒与精细刻画。

细节描写:突出关键细节。

色彩渲染与衬托:通过色彩和对比来增强效果。

2.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通感等修辞用于环境描写。

3. 写景角度

感官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

三、课本回顾与运用

《祝福》中的描写手法

调动感官,描绘形、声、色、味。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哦,香雪》的情景交融

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真。

其他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如《老人与海》中的海洋与人生,《荷花淀》的和平宁静,《边城》的桃源世界等,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和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

四、学以致用练习解析

阅读《深秋的田野》回答问题

答案解析:该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和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几只鸡觅食和几在太阳下懒散地卧着,并用“汪汪地叫了两声”来以动衬静,生动地展现了深秋早晨的景象和街道空荡、静谧的气氛。其中,“汪汪地叫”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动物更具生动性。

【解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