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踏入工作的那一刻,偶然间瞥见路旁的早餐摊位,手抓饼的香气扑鼻而来。我随即上前,欲购一份。摊主正忙碌着制作,我听见他询问:“加几个蛋?”我未加思索,便随口回答“一个”。转眼间,他利落地完成制作递给我,手着热气腾腾的手抓饼,脑海中却忽然回响起未作更多考虑的回答,我或许可以选择不加蛋。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恰好反映了锚定效应的存在。摊主问的是“加几个蛋”,而不是“要不要加蛋”,这一询问方式就使我根据他的提示思考了加几个蛋的问题,而非加与不加的选择。锚定效应就是我们的思维常常被初始信息所主导。如同船只在停泊时抛下的锚,其位置固定后,后续的决策都以此为参照点,这就是它的实质。
锚定效应体现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第一印象或初始信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时候,对事物的评价并非绝对的好与坏,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参照点。一旦基点确定,评价体系便随之确立,评价结果也就随之产生。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购物时面对的原价与现价,当现价低于原价时,我们会觉得物超所值;购房时销售先展示较差的户型,再对比之下好户型的吸引力便大大增加;工作时提供多个方案时,稍作调整其他方案的品质,便能突显心中方案的优越性。
归根结底,锚定效应源于思维的固化。只要在作出评价前多收集一些参考信息,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比如在超市购物时看到两个价格,若之前在另一家店见过更低的价格,就不会轻易觉得眼前的商品很便宜。
了解并认识到锚定效应的存在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决策过程,避免被初始信息所左右。在面对各种情境和选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放的思维态度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