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茶文化的奥秘过程中,不乏遇到关于“茶叶的独特知识”的分享。每次在浏览网络文章时,我都会注意到“安吉白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白茶而是绿茶”这样的描述。安吉白茶的命名确实给人一种误解,但它背后却有着独特的生长与制作过程。
安吉白茶,以其“白叶一号”品种著称,是在安吉县的高山上发现的自然白化茶树经过无性繁殖而来。每当春日来临,新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则迅速呈现出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时最为显著,随后叶片又会逐渐回复成绿色。
对于这种白化的安吉白茶,其独特的口感鲜爽无比。这是因为在叶绿体结构受损的叶片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得到提升。由于叶绿体无法继续正常发育,这些水解酶将多余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使游离氨基酸在茶叶中大量积累。而我们都知道,氨基酸是决定茶叶鲜爽口感的主要物质,因此安吉白茶的口感基本不苦,深受众多茶友的喜爱。
在我国,白叶一号的种植范围相当广泛,多个地方都有种植。如天目湖白茶,它同样是以白叶一号为原料,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周边种植,并以此制成的成品茶。
除了温敏型白化茶树如白叶一号外,还存在光敏型白化茶树,如黄金芽、白鸡冠、御金香等。这些品种在强光条件下会黄化,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叶片又会逐渐恢复成绿色。在黄化阶段,叶绿素遭到,儿茶素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风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