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电商大战拉开序幕
11月21日,亚马逊率先打响“黑五”大促战鼓,将促销期延长至12天。竞争对手如TEMU、速卖通早已积极入市。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黑五”的电商战愈发激烈。
据市场消息,TEMU不仅加强了服饰类别的招商力度,还试图吸引高客单用户。对此,亚马逊采取低价策略、强化商家转化等手段进行反击。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少商家也提前规划了产品和市场策略。
深入腹地角逐
不止是亚马逊,今年“黑五”期间,TEMU、速卖通、SHEIN等平台都在全力抢夺市场份额。记者了解到,TEMU在部分细分类目如女装、户外、男装和童装等方面正在大幅招商。而SHEIN则以服饰作为其核心业务领域。
以TEMU的女装为例,该平台已经开始从11月初就进行“黑五”活动的预热,活动将持续至11月底。一位TEMU女装招商人员透露,若商家选择全托管模式,冬装品类如羽绒服等可获得高达50%的毛利空间。这表明TEMU正试图在寻求更多利润点的吸引具有品牌实力和供应链完善的商家。
今年TEMU和SHEIN等平台都在尝试半托管模式,吸引在海外仓的商家。在这种模式下,商家能够在海外备货并自行处理发货和售后问题。定价权在不同平台之间有所差异。
电商平台间的激烈竞争早在“黑五”前就已开始。TikTok Shop提前开启了“黑五”活动,而速卖通则在“黑五”前增加了海外“双11”活动。据速卖通招商经理介绍,他们的消费者中,超六成是35—55岁的中年,且男性用户占比近八成。
亚马逊针对TEMU的低价策略也做出了反应。其低价商店“Amazon Haul”在近日上线Amazon App,主打20美元以下商品。商家们也在积极应对这场商业大战,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突破价格局限的商业策略
在跨境电商为争夺“黑五”流量而努力的商家们也根据自身品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陈勇的公司专注于销售跑步机等器材,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销往多个和地区。他表示,公司海外销售渠道的占比更高,且今年海外销量已超过国内。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公司已将原有的力量型产品(以铁片为测量单位)调整为电子测量的同款产品。
随着业务走向海外,商家需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特性和场景调整业务策略。例如,针对市场,一家公司倾向于提供更便携的储能性产品;而在日本市场,则主打能够支撑更多电器设备的产品。
陈勇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公司需要思考如何强化地域抗风险能力并迎接全球化扩张。他表示,尽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且价格敏感度较高,但在某些海外市场如等地的消费力较强。充分的技术沉淀、平台化和标准化建设是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Jackery作为一家在全球多个销售的户外电源品牌,也正在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他们强调家庭场景的拓展以及更大客单价产品的销售。
提升商业转化与市场扩张
随着商家出海寻找增量的趋势加剧,跨境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扩张。东南亚地区的电商市场增速高达18.6%,位居全球首位。
亚马逊也正在加强与商家的紧密联系。例如,他们在深圳设立了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以推动与跨境电商卖家的沟通和连接。
(记者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