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夏的过去,小满节气悄然降临。5月21日,我们将迎来小满这一时节的重要标志。小满作为立夏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北方的麦田已经呈现出饱满的姿态,麦粒逐渐充盈,但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而江南的稻田则正期待着雨水的滋润,期盼着丰收的到来。“满招损,空留憾”,小满这个节气,在古人的智慧中,代表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那么,小满节气有什么特点呢?在南北地区又有什么不同表现?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的王立为讲师向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
小满期间,我国的降水模式有着明显的变化。南方地区雨量逐渐增多,雨次也更为频繁。而在北方,此时的降雨却相对较少,甚至出现无雨的情况。这是因为加热干空气比加热湿空气更为容易,所以北方这段时间气温上升迅速,与南方的温差逐渐缩小。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小暑、小雪、小寒被称为四小节气。与之相对的则是大暑、大雪、大寒这三大节气。值得注意的是,却没有“大满”这一节气。王立为讲师解释说,儒家学说中倡导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对于古人而言,世间万物,满则易损,空留遗憾。唯有小满这种将满未满的状态,才是处人处事的最佳意境。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说:“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农作物方面,小麦、土豆、花生、西瓜、樱桃、番茄等夏熟作物在这个时期即将达到饱满但还未成熟的阶段。
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王立为讲师进一步解释,这三候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变化,也寓意着农事活动的繁忙。在这个时期,农事活动即将进入高峰期,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也即将开始播种。特别是四川地区,此时正是冬小麦和油菜的收获季节,农民们需要做好收获、晾晒和入库的准备。
初夏时节多强对流天气,容易出现大风、冰雹、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王立为提醒农民朋友们要注意预防这些天气对作物造成的影响,避免作物倒伏或被冲毁。
【如果您有关于农业、天气或其他相关领域的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我们的报料微信号为ihxdsb,QQ号为。一旦线索被采纳,我们将给予费用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