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借着课本探索作文奥妙的写作家,这是我的第XXX篇(可根据实际需要的编号来填写)独特思路的文章。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下六年级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课后小练笔的写作方法。
让我们看看这次小练笔的要求
照片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参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进行创作。
接着,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在深邃的夜空中,一弯金黄的圆月高悬,下方是海滨的沙地,绿意盎然的西瓜铺展至视野尽头。画面中,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跃然纸上,他颈戴银圈,手持钢叉,正全力向一只猹刺去,但那猹巧妙地一扭身,从他胯下逃走。这一段巧妙地结合了写景与记事,既描绘了景色又叙述了事件。
在描绘景色时,鲁迅先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并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如深蓝、金黄、碧绿)进行详细描述。而在叙述事件时,他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如项带银圈),简洁地勾勒出闰土的形象,并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进行动作描写。
那么,接下来我就以自己拍摄的照片为例,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来尝试创作。
教室内的灯光柔和而明亮,几根细长的日光灯管散发出柔和的白色光芒。下方是灰白相间的水泥地面,上面散落着几团颜色斑驳的废纸。教室,两个女孩格外引人注目。一个身着红色衣裙的女孩,面带微笑,谈笑风生;另一个则穿着粉色外套,神情专注,仿佛在倾听对方的话语。她们就像两朵盛开的花朵,在教室中分外抢眼。
再看另一张照片,这次我选择了单纯以“景+事”的方式进行描述。
在明媚的阳光下,光线透过树梢的缝隙洒在教学楼的屋檐上,金色的光芒斑驳陆离地铺在地板上。画面中,一名参加消防演练的女孩格外显眼。她身着画有黑白爱心图案的红色棉衣和米色裤子,低头掩鼻,以弓身姿态迅速地跑出了教室。
希望这样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我是文心老师,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写作的小技巧与大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