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微带热意的午后,我终于悠闲地漫步到了传说中的小洲村。小洲村,古称瀛洲,每当我看到“瀛洲”这两个字,总会回想起那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仿佛有一种在迷雾中寻觅的神秘感。这个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据说是广州城区内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落之一。
小洲村原是由海水冲击形成的,所以村内水道交错纵横。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修建了许多石桥。位于村口的翰墨桥,历史悠久,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走进村里,古树繁茂,果实累累。祠堂宁静素雅,香火袅袅。孩童们的嬉闹声中透出天真无邪,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摄。
西溪公祠、镁耳屋、蚝壳屋以及古码头等历史遗迹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风采。青灰石板路见证了千年的风雨沧桑。镁耳屋的墙体高耸,显现出岭南建筑的肃穆与稳重。蚝壳屋则是岭南地区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梁间悬挂着蛛网,墙角积聚着绿苔,破旧中却凝固着时光的痕迹。
繁绿的枝叶间点缀着艳红的番葡桃,它们依河而立,宛如全身缀满璎珞的盛装女子。走过小洲礼堂,满树的红艳引人注目,其中一种名为莲雾的果实热情四溢。
在娘妈桥上的棚架旁,有一家东方理发店。阳光洒在枝叶间,藤蔓上悬挂着青红黄白的七彩老鼠瓜。走进这家百年老店,七十年代的吊扇缓缓转动,墙边的三洋单卡收录机带给我熟悉的感觉。
小洲村的牌坊上仍可见新滘公社小洲大队的字样,旁边连接着古城墙。走出外面便是小洲古渡口,村民们世代以种植果树为生。以前,他们划着艇仔将龙眼、黄皮、杨桃等水果运往广州。现在的古码头旁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乐土,古老的大榕树下依旧水流潺潺。
小洲村的深巷依旧悠长静谧,它是否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巷口旁细小的枝桠间结着硕大的木瓜,令人惊异不已。在墙角堆放的蜂窝煤,在城市孩子的记忆中已经逐渐淡忘。曾几何时,每个清晨点燃报纸燃烧的蜂窝煤,缕缕白烟升起后想象着散发着清香的粥的味道……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花洲街道,交通便利,自驾停车方便,也可乘坐地铁公交到达。游览小洲村,最显眼的就是小舟礼堂的土黄外墙和鲜艳红星,礼堂保持了苏联时期公共建筑的特色,时代的气息在这里依然清晰可辨。行走在村里,感受着水乡的独特格局,沿途的天后宫、玉虚宫、古石桥、古码头、蚝壳屋等都是小洲村的历史见证。村内还有许多艺术者的工作室,艺术氛围浓厚。在小洲村的村外,随处可见村民们贩卖龙眼、番石榴、杨桃、木瓜等水果的摊位。
我曾在这里慢慢行走、闲聊,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来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强烈推荐大家也来此一游,体验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