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景山小学积极推进“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一、问卷调查显意识
学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于粮食节约的认识与态度,展开了一份关于节约粮食的调查问卷。从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非常珍视粮食,有强烈的节约意识。统计数据显示,有高达93.41%的家庭在日常中坚持勤俭节约,92.31%的家庭坚信节约至关重要。其中,76.37%的家庭在外出就餐时能做到“”,即使食物剩余也会选择打包带走。遇到亲友或同学有浪费行为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劝说。这些数据无疑增强了学生们对粮食的珍视与节约意识。
二、自发倡议倡节约
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倡导“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例如,学生与家长一起撰写,并在网络平台上如朋友圈、QQ群等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餐饮浪费的严重性,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餐桌上的文明。
三、文化体悟养习惯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节约意识,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积极寻找与“节约粮食”相关的古诗词,通过朗读学习,深入理解粮食的珍贵。他们将心得体会绘制成图文并茂的手绘报,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深植心中。学生们从《悯农》等古诗中深刻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与粮食的来之不易,决心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
四、主题征文话节俭
餐桌文明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代表着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五年级的学生们纷纷为节约粮食出谋划策,如“按需盛饭,不贪多”,“变废为宝,剩饭熬粥、剩馒头炸馒头片”,“餐厨余料再利用”等建议,都体现了他们的节约智慧。
五、尊重劳动倡节约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仅是基本的社交礼仪,更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至关重要。人人应互相监督,让不文明的浪费行为无处藏身,“行动”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以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