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泰山纪实》的探秘之旅
在一套热播的六集纪录片《大泰山纪实》中,第二集的结尾处有一句引人深思的解说词:“人潮涌动,不懈追求,世间万物皆如此,犹如攀登自然之峰。”其中,“不懈追求”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却蕴深厚的含义,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不懈追求”的正确读音为【zī zī kū kū】。其中,“孜孜”代表着勤奋的状态,“矻矻”则意味着辛劳而不懈怠。合起来,“孜孜矻矻”便形容一种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精神状态。
这一词汇的来源可追溯至唐代的著名文人韩愈的《争臣论》。自古以来,圣人和贤士并非寻求名声和地位,他们关注的是时代的不公,人心的不平。一旦得道,他们不会只顾自身,而是必然要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正如韩愈所言,他们心怀天下,孜孜以求,矻矻以行。
在另一位文人刘禹锡的《答乐天戏赠》中,也巧妙地运用了“矻矻”一词。“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他以此调侃友人白居易在修行时心不在焉,显得三心二意。诗中的“孜孜矻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追求与探索的执着态度。
提及“孜孜矻矻”的近义词,我们不得不提“孜孜不倦”和“孜孜汲汲”。这些词汇都传达了对于某事不懈追求、持续努力的积极态度。
在古代文学中,这样的词汇不仅体现了文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更是对人们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一种鼓励。正如那些古代的圣人和贤士,我们每个人都应抱有这样的精神,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