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粽子的优美句子

2025-04-2405:16:12常识分享0

五月时节,又到了端午节。这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节日,无数文人墨客也为其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探索一番这些大家笔下的端午节。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端午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端午的习俗与风情尤为引人注目。书中详细描绘了边城端午的热闹景象,再现了两年前翠翠与傩送的邂逅情景。端午当天,人们早早地在岸边,观赏着竞相划龙舟的小伙子们,四周的吆喝声、鼓声此起彼伏。龙舟竞渡与捉鸭比赛的场景,更是让人心潮澎湃。这便是湘西人独特的端午风俗,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丰子恺回忆中的端阳节

丰子恺在《端阳忆旧》中,回溯了自己儿时过端午的情景。他提及在夏季交替之际,卫生条件较差,容易传染疾病。端午时,人们相信老虎头、桃叶、蒲剑能驱邪,蜘蛛煨蛋能,苍术白芷和雄黄能驱除毒虫及毒气。而门上王字的寓意,更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汪曾祺笔下的端午鸭蛋

在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鸭蛋成为了端午的主角。除了对著名的“高邮咸鸭蛋”的怀念,汪曾祺还回忆了儿时过端午的情形。他家乡的端午有着系百索子的习俗,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还有做香角子、贴、喝雄黄酒、放黄烟子等传统活动。这些都承载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童年的回忆。

林海音的童玩记忆

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讲述了幼时缠粽子的游戏。她用各色丝绒线缠绕纸制粽子,配色随心所欲。这样的端午节游戏,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与童真。

梁实秋眼中的粽子节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将端午直接定义为“粽子节”。他描述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括挂艾草菖蒲、挂钟馗捉鬼图、孩子脸上抹雄黄酒等。而最让他着迷的,当然是美味的粽子了。

迟子建笔下的粽子风情

迟子建在《故乡的吃食》中,描绘了自己孩童时吃粽子的情景。门楣上插着柳枝和艾蒿,一红一绿,分外明丽。站在那儿吃粽子,真是无限风光。这样的端午节,既充满了孩童的天真与童趣,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苏童的祖母情怀

苏童在《祖母的季节》里,深情地描绘了祖母包粽子的往事。无论是清水中浸泡的粽叶,还是雪白的糯米窝成的小脚粽子形状,都充满了家的温馨与亲情。无论身在何处,祖母包的粽子都在苏童心中留下了永恒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