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奕迅与曹缘、刘宇坤、邹敬园、张雨霏等健儿共同演绎的《孤勇者》?
刚从另一话题“对比春晚版与晚会版《孤勇者》,哪个版本更受观众喜爱?”的讨论中抽身而出,我对此也有些许感想。确实,许多人觉得运动员在演唱时显得有些“营业”,像“赶鸭子上架”这样的词被频繁提及。他们认为运动员们面无表情,动作僵硬。
但在我看来,春晚舞台虽多为艺人所占据,然而也需要让普通人、充满正能量、有贡献的名人有机会登台展示。这次的《孤勇者》表演虽然不能代表2024年所有运动员的全部,但无疑他们都是绝对愿意为这样的活动献上自己的歌声的。也有许多未能登台的优秀运动员。
对于这首歌,将它与体育精神相结合,放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我们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只有运动员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孤独的面对,用勇气去面对”的情感。这也正是近年来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让孤勇者和体育人合作推出节目,或许是体育相关部门希望传递的正面信息。
在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关于体育经历的惊心动魄和孤勇抉择的答案。而《孤勇者》这首歌的出现,更是打动了无数在电视旁的小学生,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关注和喜爱。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于说到的表情僵硬或不够专业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白,这些运动员并不是专业的歌手。他们能够站在舞台上表演,就已经有了巨大的意义。即使他们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仅仅是在后台打节拍,让陈奕迅独唱,这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他们并不是专业的表演者。在许多现场活动中,我们都会看到运动员们被邀请来唱歌、表演才艺。这当然很好,因为有些运动员在退役后选择了成为网红、歌手或演员。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或喜欢这条路。有时候,与大家打个招呼、说说话,也是一种亲近和荣耀。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体育领域为做出的贡献,他们同样不会忘记对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当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孤独和勇气时,不妨想象一下自己去考时独自面对路况的情景。也许那时我们就能更加理解他们的心境。
《孤勇者》这首歌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现实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演唱本身。有人问为何这首歌能够在多年后依然登上春晚?我认为这是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就像《世界赠与我的》一样,通过2024年的体育精神曲传递这种能量。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心得。
《孤勇者》与游戏《英雄》的合作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虽然游戏推出了第二个主题曲《这样很好》,但显然其热度远不如第一个版本。这让我们思考到,如果游戏与体育能够更好地融合,重视并宣传体育人,在游戏中鼓励大家去体验、去享受体育的乐趣,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孤勇者》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正能量传递的载体。它以及参与演唱的运动员们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演唱情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