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饮食与往常有所不同,武昌路小学的孩子们发现学校餐饮的改变。
近期,该校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自主日”活动,正是学生们的建议促成了餐饮的变革。在活动的上,学生们不仅对每日菜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还为研学活动设计以及校内活动的自主管理等议题提出了诸多方案。罗宏文校长在受访时提到:“我们的‘校园自主日’以学生为主体,包含了学生自制菜谱、定制研学活动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对于一些出色的建议,学校将逐一实施。”
菜品选择,学生决策!
在“校园自主日”的筹备阶段,学生们进行了一项全校性的饮食偏好问卷调查。根据《居民膳食指南》的指导,学生们设计出了一份既科学又营养、兼顾口味的校园菜谱。调查显示,学生们偏爱酸甜咸香口味的菜品,但对于“红烧茄子”、“西蓝花”、“手撕包菜”的接受度较低。学生团队提出了创新的替代方案:将“红烧茄子”替换为口感清新的“荷塘小炒”,用“白灼秋葵”代替“西蓝花”,以“酸辣藕丁”取代“手撕包菜”,这样的调整既保证了营养,又提高了菜品的吸引力。
新菜谱中,“香煎牛排”、“孜然土豆片”、“糖醋里脊”等学生呼声较高的菜品也被纳入了规划。学校的餐费严格控制,确保每人的餐费在12元以内,从而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的均衡摄入。有的学生团队还提议参与帮厨实践,在食堂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洗菜、切菜、烹饪等任务,这不仅强化了他们的劳动技能,也让他们深刻理解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
课堂如何进行,学生定夺!
在活动中,有学生建议自己担任“小老师”来主导课堂。他们通过自主报名、教师筛选的方式参与备课,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教案、设计互动环节,并严格控制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例如,数学“小老师”通过趣味练习来巩固知识点,英语“小老师”则以情景剧的形式来讲解单词,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午休管理同样亮点频出。由学生担任的“小老师”负责维护班级秩序,确保午休环境的安静舒适。若出现吵闹情况,“小老师”会及时提醒并上报老师。学生团队还参与了教室的清洁、光线调节等准备工作,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校园自主日”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自己做主”的乐趣,更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一位六年级的学生表示:“在设计菜谱时,我们需要考虑成本、营养和大家的喜好,这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但看到同学们吃得开心,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罗宏文校长表示,学校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规划,并培养团结合作等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