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级高级工程师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的版权归属于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若需转载或摘编,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24、自相矛盾的哲理探讨
自相矛盾这句成语,是我们在小学时期就熟知的。它源自《韩非子·难一》的故事,讲的是楚国一人在街上卖矛和盾,话语间出现明显的矛盾。街边的路人们质疑他,他却无言以对,这就是“自相矛盾”的由来。在后来的使用中,此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一致、相互抵触。
自相矛盾本质上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表现为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行为或结果同时存在。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当这种对立达到一个极端,就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违背了语言和行为的逻辑规律。
现实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有人说要健康饮食,却又沉迷于高糖高脂的食物;城市中一边高喊保护环境,一边却大量排放污染物。这些行为都是诡辩者的逻辑悖论,了说谎者的真实面目。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口等都与矛盾息息相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推动了事物的进步。例如,科技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网络虽然给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再如,塑料袋方便了生活,却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这些矛盾的方面都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
解决矛盾并不是要消除矛盾,而是要变有害为有益,引导矛盾向好的方向发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我们需要有自信的心态去接受,持之以恒的意志去,宽宏的度量去消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从矛盾中获得启示,更好地面对生活。
二维码识别区: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胡友生的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