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胸有成算”与哪位历史上的画家息息相关
答案解析:
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并回答2025年4月15日“蚂蚁庄园”中,该天小课堂问题的一番知识探讨。“A、文与可 B、吴道子”,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究竟哪位与“胸有成算”这一成语有着紧密的联系呢?
答案:
文与可。
详细解析:
成语“胸有成算”源自北宋时期,其背后有一个与文与可相关的故事。文与可,即文同,是北宋时期一位颇具盛名的画家。他的绘画造诣颇深,特别擅长描绘竹子,因此在古代的画坛上,他的名号相当响亮。他为何会和这个成语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呢?
原来,文同在画竹子时有着独特的理念和技巧。他在自己的住所周围种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并时常观察其生长变化。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雪雨,他都能准确地观察到竹子的各种变化。这使得他心中有了丰富的竹子形象和感知,也因此在创作时心中早已经有一个成熟的构思和想法。
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在他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曾这样评价文与可的画竹:“故画竹,必先得成算于胸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画竹之前,心中必须先有一个完整的构想和计划。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了“胸有成算”这个成语。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和想法,对事情的成功有着充分的把握。
再谈及文同的生平,他不仅是位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尤为擅长以诗入画,因此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其以独特的画竹技巧为世人所赞誉,因此后世称之为“墨竹大师”。他对于竹子的观察和描绘不仅体现在他的画作上,更体现在他的诗歌中。他经常将自然景色与名绘相提并论,为后世开创了全新的描写手法。
扩展阅读: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他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文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也在上有所建树。他于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后,历任多个职位,并曾担任过邛州、大邑等地的知州或知县。虽然他在元丰初年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但在赴任途中不幸病逝,享年61岁。然而他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理念却一直影响着后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胸有成算”这一成语背后蕴藏的是文同对于绘画的独到见解和执着追求。他的艺术生涯不仅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作品,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理念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