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河水缓慢流淌的成语

2025-04-2506:53:29常识分享0

【发音与解读】抱柱之信,读作 bào zhù zhī xìn,代表着古代传说中忠贞信守的精神内涵。

【涵义阐述】在传说中,尾生与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为了信守承诺,在洪水来临之际依然紧紧抱住桥柱,最终被水淹没。这一事迹彰显了对承诺的高度尊重和坚守,传递出对诚信的崇高价值。

【出处来历】该成语源自《庄子·盗跖》一文中的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一故事在古代文献中广为流传,成为体现诚信在社会交往中重要性的经典例证。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鲁国某小镇上的一位青年尾生,性格忠厚守信,倍受乡里赞誉。他与人交往时总是信守诺言,这一品质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一日,尾生在市集偶遇一貌子,两人一见倾心。经过交流,他们互生了情愫,并经常相约见面。某日,女子提出要与尾生见家长,尾生欣然应允,约定在城外石桥下相见。

到了约定的日子,尾生提前赶到石桥,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女子的到来。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间乌云密布,暴雨倾盆。河水开始上涨,但尾生牢记与女子的约定,坚守在桥柱旁,任凭水流湍急,他始终不曾离去。

女子因家中突发的变故而耽误了时间,当她匆匆赶到石桥时,只见到河水汹涌,尾生已紧紧抱住桥柱,被洪水吞没。女子悲痛欲绝,哭声回荡在风雨中,她对尾生的离去深感悔恨。

尾生的故事在乡间传为佳话,人们为他的守信精神所感动。从此,“抱柱之信”成为了坚守信约的代名词,激励着后人在人际交往中重视承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诚信的赞美,更是对人性中坚守信念的力量的颂扬。尾生的牺牲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诚信的象征,也让我们明白了诚信在人生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