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关于父亲的歌曲

2025-04-2519:13:18常识分享0

近年来,我渐渐减少了流行音乐的听歌量。

发现如今许多歌曲的曲风、旋律、歌词、主题及唱腔等方面,大多流于雷同,缺少了新颖感。听来听去,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空洞感。这种无处寻觅独特性听歌的困境,令我的听觉感到与感受中强烈的挫败感,好像偶遇一根卡喉的苍蝇,让人难以忍受。

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往往老套,歌词更是常常空洞无物。有时会听到一些歌曲,其中的辞藻看似华丽,但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无法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最近我偶然听到了庞麦郎的《我的父亲是瓦匠》,这首歌却深深撼了我。虽然我对这首歌的音乐性不做评价,但它的歌词却让我感到无比惊艳。

这首歌曲的歌词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田野上的稻谷”、“田野上的男人”、“夜幕下的瓦匠是一位慈祥的父亲”等简单的名词描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金秋收获画卷。与以往听过的大量空洞和华丽修辞的歌曲相比,庞麦郎的这首歌曲中所蕴含的内容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都知道形容词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并非负面的。然而在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形容词的独特使用方法则展现出作者的深刻与成熟。只使用了少量的形容词来表现一种意象或事物,正如古语所说的“惜墨如金”。然而即使少有修饰,我们仍能清晰地感知到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景象。

从歌词的空间结构上看,他通过空间变换的叙述方式——由远及近地描写一个画面。如从田野到路灯下的背影,再到慈祥的父亲的特写,这一系列的描绘如同电影的镜头一般逐渐拉近、聚焦。这样的描述方式使得歌曲的画面感非常强,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从时间线角度,庞麦郎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流转来展现父亲一天的辛劳生活。从早上的稻谷到晚上的瓦匠工作,他并没有直接去描述父亲的伟大和勤劳,而是通过记录父亲一天的活动来展现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这种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庞麦郎的另一首代表作《我的滑板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即便多年不听这首歌了,但它的旋律和歌词依然能在我脑海中回响。这种记忆的持久性并不是因为我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写得非常出色。它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对滑板鞋的渴望和追求梦想的过程。这种叙述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和情感的共鸣。

华语乐坛中,像庞麦郎这样能够创作出大师级歌词的词作者是非常稀少的。例如林秋离的《江南》、李焯雄的《红玫瑰》等作品都是词作大师的杰作。而庞麦郎凭借《我的滑板鞋》和《我的父亲是瓦匠》这两首歌词足以跻身词作大师之列。

如果你对这一观点有所怀疑那么我建议你打开音乐APP尝试听一些新歌或者你未曾注意过的歌曲看看它们的歌词质量如何一个小时后你还能记住多少歌词如果你能记住那么说明这些歌词写得很好反之则说明词作者可能是在无病呻吟胡乱堆砌词语了

作者:李弯湾

学习先哲智者的思想不断自我成长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希望我们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