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才通二酉
拼音表达:cái guàn èr yǒu zhī
近似词汇:学识渊博、博学多才、满腹经纶
反义词汇:学疏才浅、才疏学浅
【解释】
二酉,指的是大酉山与小酉山,位于现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北。传说中,这两座山上的石洞内藏有千卷书籍,是秦朝时期的人们在此学习后遗留下来的。才识渊博的人能够通晓二酉山所藏的各类书籍,形容其读书众多,学识广博。
【成语溯源】
据《太平御览》引述《荆州记》记载:大酉、小酉两座山(位于现今湖南沅陵县)传说中藏书丰富。还有一段流传久远的典故。
在秦始皇“”的时期,的博士官伏胜冒着生命危险,从咸阳偷运出千余卷书简。他历经艰险,将这些书简藏于二酉洞中,使得先秦的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这一事迹衍生出了“学富五车,通达二酉”的成语。伏胜后来将这批书简献给汉高祖刘邦,刘邦获此大量珍贵文献后大为欢喜,特地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并将二酉山尊为“天下名山”。
从此,二酉山及二酉洞成为了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会前往拜谒。山上建有多处院落、阁楼、修堂造亭,香火旺盛。为了纪念伏胜,修建了伏胜宫,而为了保护二酉洞,又修建了藏书阁。在山腰的石洞下方,还有一块由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北京大学第四任校长、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于清光绪六年(1890年)所立的“古藏书处”的榜书碑刻。
【例句】
大才子从小生长在文化世家,自然见多识广,才通二酉,学识渊博。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才,真可谓百年难遇。如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十六回中所描绘的那样,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