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晨曦初露,一曲鸡鸣为伴,打开店铺之门,空气仿佛尚带着一丝清寒。倒了一杯清水,坐定之余,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喧哗之声:“那婆子终于走了!”的议论声。我心中暗自庆幸,立即奔出去看究竟。
“谁在说楼上的婆子?”我问道,旁边面馆的老板娘回应了我的疑问。
“就是二楼那婆子,大家都在说她终于离世了。”周围邻居们喜气洋洋地互相告知这一消息。
“听说她活着的时候总是闹得大家不得安宁,如今她走,我们总算可以安心挂招牌了。”人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轻松与释然。
尊老,死者为大,这是国人的传统。为何她的死却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呢?那是因为她生前倚老卖老,四处生事。她的噩梦,从搬到这条街开始。
老婆子原本在农村生活,这里的两套房都是女婿家的。她买了其中一套,从老家搬来后,我们的噩梦就开始了。
她在阳台上种花种草、甘蔗,甚至搭棚子养鸡。每到雨天,鸡粪、泥巴、污水就会哗啦啦地流下。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她改造排水管道,她却凶巴巴地回应。经常在阳台上捣鼓,这里敲敲、那里补补,树叶、杂草、花枝随手就扔到楼下,不管是否有人经过。女儿家的太阳伞也常被她顺手拿走占位。
她闲得发慌的时候就居高临下审视下边的招牌,三天两头找商铺的麻烦。有时说店招太高挡光,有时说阳台打孔影响安全,总之是看什么都不顺眼。虽然大家假装目盲耳聋,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策略,但心中都对她颇为不满。
某天,老婆子发现有人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拆除了她的招牌,便气急败坏地找去理论。她拿着铁撬棍,佝偻着身子,一路骂过去,无人敢上前劝阻。她的嚣张气焰让店主们既气愤又无奈。
久而久之,这条街上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其他商铺的店主们纷纷将招牌拆下,生怕引发老婆子的不满。直到有一天,老婆子真的病了,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然而她依旧会在门口蹒跚而过,指指点点,但终究没有再找任何人的麻烦。
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初冬的寒意越来越浓。终于传来了老婆子离世的消息。街上再也没有了她的身影和聒噪声,阳台的菊花和橘子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美丽。人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做生意了。
唉,平生不饶人的人,岁月又何曾饶过她呢?这条街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详。而我,也终于可以安心地经营我的店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