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因它极苦,广为人知,正所谓:“吃黄连,苦在心中却难言。”
黄连是中医珍宝,功能多样。在《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其能“泻肝火,清心窍之恶血,止惊悸”。按照典的描述,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发现其还具有防癌的潜力。
位于重庆市的石柱县,被誉为“黄连之乡”。这里关于黄连的名称来源,还藏有一个悠久的历史故事。
传说在石柱县的黄水坝村,有位姓陶的医生家里雇佣了一个帮工名叫黄连。一天,陶医生的小女儿带回一株形状奇特的野草。这野草的叶边沿如般呈锯齿状,开出的花朵像伞状,根部形态各异。陶医生家的黄连在为这野草浇水时,对它照顾有加。
不久后,陶医生的小女儿因病卧床,身体迅速消瘦。黄连看着心急,想到这野草或许能派上用场。于是他拔起这野草,洗净后连根带叶煮成汤。为确保安全,他先试毒尝,确认无异样后才让陶医生的女儿饮用。奇迹的是,女儿喝下后病情很快好转。
陶医生仔细观察后发现,女儿的病情源于“肠胃热重,需清热解毒”。他推测这野草可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经过多次试验,他证实了这野草的用价值。为感谢黄连救了女儿的命,陶医生将这野草命名为黄连,并将女儿许配给了他,成就了一段美好的“黄连姻缘”。
虽然黄连味道苦涩,但其用价值极高。更令人惊奇的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在预防结癌前疾病——腺瘤复发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教授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纳入了1108名腺瘤患者并全部进行了腺瘤切除手术。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安慰剂组,小檗碱组每天两次使用黄连素,每次0.3g。经过两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小檗碱组的患者腺瘤复发风险降低了23%,同时对息肉样病变也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研究人员还指出,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结癌家族史等因素看,小檗碱的预防作用可能对女性更为明显,但这一结论尚需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在研究中,虽然不良事件较为少见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仍然需要持续关注和监测。
研究团队得出结论:黄连素在预防结癌前疾病——腺瘤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黄连素又称小檗碱,是从中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季铵生物碱。其主要适应症包括由敏感病原菌引起的胃肠炎及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除了上述的预防作用外,黄连素还具有多种理功效:
1. 抗菌:黄连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及病毒,如金葡菌、霍乱弧菌、志贺痢疾杆菌等。
2. 降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黄连素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并保持稳定。
3. 降血脂:黄连素可以增强肝脏氧化歧化酶活性、促进脂类分解代谢、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水平等作用。
4. 止泻:对于腹泻患者来说,黄连素能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肠从而起到止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黄连素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广泛但是其适应症仅限于肠道感染等少数疾病范围之内目前已经获得批准使用的病症更是有限个别人因误解或盲目使用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像王婆婆这样的案例更是要我们更加谨慎使用
以王婆婆为例她因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长期服用多种物后听信黄连素能降血糖便自行购买并频繁使用结果出现心悸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是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了解情况后医生建议她停用黄连素很快她的症状就消失了心电图也恢复了正常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即使黄连素在降血糖等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滥用也会导致耐性降低其疗效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切勿盲目使用
综上所述黄连素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我们也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更多潜力和价值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