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经典文章三分钟

2025-04-2602:38:05常识分享0

活在此刻的承担

无论做什么,都需全神贯注,沉浸在当下,这就是担当。当我们的生命充满这样的担当,便不会感到空虚无聊。

曾经有一则故事讲述:

有个人对金币情有独钟,从年轻时便开始收集、累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存下了三万枚金币。为了享受人生,他决定停止累积,好好度过一年的时光。

就在一位老人突然出现。那便是死神。死神告知他:“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面对这一消息,他感到十分惊讶和惋惜。为了多留些时间,他恳求死神给他更多的时间,甚至愿意以金币作为交换。无论他提出何种条件,死神都坚决拒绝。

最终,他恳求死神只给他三分钟的时间,写下遗言给后人。死神心,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写下了一句话:“世人呐!请珍惜眼前的时光吧!因为任何财富都买不回一刻的时光。”

这个故事我们一个道理:时间的重要性不可估量。

回想起我年少时的经历,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家中曾有一个大院子,满是树木。我们小孩子需轮流扫地。每次天还未亮就得起床打扫,之后方可上学。那时大家都对此颇感抵触。

一天,父亲看到我们扫地的辛苦,教我们一个方法:在扫地前先摇树,把明天要落下的叶子摇下来。这样两天扫一次即可。

我们尝试了此方法,却发现摇树比扫地还要累人。摇完树后本以为可以一劳永逸,但一阵风吹过,叶子再次飘落下来。大家疑惑不解,认为是因为摇得不够用力,于是第二天继续更加拼命地摇树,然而结果令人意外——几棵树竟然因过度摇晃而死亡了。

无论我们多么希望预先解决问题、多么想提前摆脱未来之事而过分执着于今天的行动与想法都只是一种无意义的挣扎而已。生活教导我们:活好当下是最佳的选择。

在我们童年时代记忆里, 每到丰收的季节,尽管肚子刚被饱足填满,可是到正餐时分仍会有食物送到田间地头来招呼我们享用,那一声声呼唤的背后是家人的关爱与对生活的珍惜。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却能品尝出滋味来,这就是全神贯注的力量,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个力量,但在当验每一刻,却能让我们真正地生活。

我从小就养成了专注吃饭的习惯,每当吃饭时都会吃得津津有味,这种习惯也引起了我太太的注意。当她问起时,我告诉她这是对生活的尊重和珍惜,而非贫穷所致。

专注不仅仅体现在吃饭上,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喝茶时品出茶香,恋爱时感受恋爱的甜蜜,失恋时同样也要体验那份苦涩……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呢?因为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可靠的寄托所在。《从容的底气》中作者这样描述:“我的一半生命已经消逝”。这句话提醒我们珍惜剩余的时间,因为生命的流逝是如此之快,我们需要好好利用每一刻,让每一刻都充满美好的价值。

活在当下并不意味着排斥过去与未来,而是要在过去中汲取经验,为未来制定计划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因为所有的无聊和空虚都源自对过去或未来的过分依赖和期望,如果我们能够活在当下,便可以摆脱追寻的束缚,使过去和未来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

感谢您的阅读,如您有任何新闻线索或感想可随时向我们报料,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予以关注并给予反馈。《从今日讯》热诚欢迎您的来稿与报料!(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