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人在图书馆前坪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陈启豪、刘智勇、波和张浪。照片由通讯员提供
“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勇气
张浪是来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1802班的学子,他成功通过了宁波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他的三位舍友则是冶金工程专业1802班的同窗,波、刘智勇通过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复试,而陈启豪则通过了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复试。
在张浪眼中,舍友们都是那种勤奋的人。考研期间,早出晚归是常态。他告诉记者,去年暑假,他和波为了备考,特意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每天的生活规律得像是上了发条:“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晚上11点半准时睡觉,每天都去学校自习室打卡。”
“朴实无华又充满惊喜。”波用这样的话描述自己的考研生活。他表示,在备考过程中,他们也会去体验学校周边没吃过的东西,偶尔会一起唱歌、跑步或者打球。
“男儿当自强,人生能有几回搏。”波的声音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学会调整压力 面对自己才是最大的挑战
同样来自岳阳的陈启豪是班级的班长,曾在学生会任职。他坦言考研的压力很大,对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考验。他曾有一段时间特别焦虑,“感觉自己的学习进度跟不上别人,情绪变得焦虑、暴躁。”
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向同专业的学长请教,找心理老师倾诉,最终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他分享道,当心情烦闷时,他会选择放下学习,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把所有事情抛在脑后。他笑称这就是他的“减压”——“躺平”。
陈启豪告诫学弟学妹们要摆正心态:“其实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他鼓励大家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只顾埋头苦干,而要关注他人的高效学习方法,保持时间和心理上的优势。
良好的室友关系是成功的助力
刘智勇来自安徽黄山,曾获得励志奖学金,他形容自己是一个“有计划的人”。他认为宿舍四人能够全部成功“上岸”,与寝室里良好的氛围密不可分。在宿舍里,大家都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熄灯后不会再进行游戏或电话交流。
在学习上,四人如果有不懂的地方都会互相帮助。尤其是当有人陷入“牛角尖”时,其余的人会一起开导。他们四人坚信“有话就说”,有问题不憋着,一起想办法解决。
据记者了解,除了这个学霸寝室的四名学生外,湖南工业大学材料与先进制造学院的学生们在这次考研中也取得了的成果。在全院204名2021届毕业生中,有55人成功考研“上岸”,占毕业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来源:株洲快讯 转载自株洲新闻网 审核:黄文轩 编辑:吴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