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土特产有哪些

2025-04-2603:48:16常识分享0

世界音乐家广为人知的事实是,除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热干面和风味独特的鸭脖,武汉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特色——武汉锣。

4月12日,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在云端汇聚了来自、俄罗斯、日本等十国的艺术家们,借助3D、5G的先进技术,成功地举行了《武汉十二锣》的首演活动。这番演奏以"希望、温暖、爱和祝福"的情感传递,深深地触动了全世界。全球大约有7000万人通过互联网,一同欣赏了这场引人入胜的云音乐会,与武汉锣所传递出的独特声音产生了共鸣。

那一夜,武汉锣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世界。

作为“的声音”,武汉锣为人们敲响希望的钟声;作为武汉的“特产”,它也正在经历有序的复工复产过程。

武汉锣——国际舞台上的璀璨乐器

早在《武汉十二锣》的云演出之前,谭盾先生的作品已经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进行了全球首演,主题为“爱人类·爱地球·爱武汉”。这一演出令许多欧洲观众深受感动,眼泪恣意流淌。

为什么选择武汉锣作为主要乐器呢?让我们看看记者在谭盾接受比利时广播电视台RVT采访时的描述。谭盾先生解释说:“我们熟知武汉,每一个参与交响乐团的人也都了解武汉。这是因为所有的交响乐团中大锣的来源都与武汉息息相关。在任何一个乐团中,你都能听到人们谈论他们新购买的武汉锣和武汉镲。这也意味着武汉的声音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

武汉锣以其英文名“Wuhan”而闻名于世,它已经成为全球交响乐团演奏经典名曲的重要乐器。作为中间广泛流传的特色打击乐器,铜锣是最早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之一。

也许许多普通听众会有疑问:“外国交响乐也会使用锣吗?”国际打击乐演奏家余乐女士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她是武汉姐妹城市“曼彻斯特”的城市名片持有者,她解释说:“在交响乐中,锣的演奏是常见的。比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和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的《第五交响曲》都大量使用了大锣。这种声音代表着钟声。”

大锣的声音深沉而浑厚,具有无法替代的力量和声音。余乐女士进一步介绍说:“锣最早出现在第六世纪的,可能源自古代的西域地区。在18世纪传入西方后,它在交响乐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被誉为‘的声音’。”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武汉市海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来了解一下制作过程。

匠人精神的传承——“一生制锣”

据《大冶县志》记载,大冶铜绿山自古就是“古出铜之所”。这里丰富的铜资源使得武汉成为三百年来全国铜器制造的重要中心之一。自1850年的清道光年间起,铜器制造在现在的汉阳高公堤和汉口长堤街一带盛行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武汉锣的诞生也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经过熔炼、锻造、成型、整平校正、抛光处理和定音等多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无瑕,最终铸就了音质洪亮、音准纯正的武汉锣。

《土特产辞典》于199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曾对武汉锣做出详细的解释:汉锣是由湖北省武汉市的多家工厂生产制造的特色产品,其中包括抄锣、黄锣和虎音锣等不同的类型。这些锣因其卓越的品质而广受国内外的好评与喜爱。

位于黄陂区甘棠大道的武汉市海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拥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和深厚的制锣传统。其董事长平对制锣事业的热爱已长达数十年。“你必须热爱它,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平这样说。在这里的工匠们每天都专注于他们的工作:巨大的嘈杂声中伴随着震撼人心的捶打声回荡在工厂里,但他们始终保持专注和宁静的工作状态,这就是匠人精神的体现——用一生去做一件事并追求完美。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告诉记者,“我们每年在国际乐器展会上都会遇到许多对武汉锣充满好奇的外国朋友。”同时他也表示自己正在接受着大量的订单需求并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和进行设备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以满足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平说。

平的微信昵称“东方之声”既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