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去控制权的股权处置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股权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二)剩余股权的追溯调整处理
举例说明:
在2×21年至2×23年期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交易和事项。
(1)2×21年,甲公司自非关联方购得乙公司80%的股权,实现对乙公司的控制。甲公司支付了银行存款5050万元,其中包括5000万元的股权投资和50万元的审计费用。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为5500万元。在2×21年度,乙公司实现了2000万元的净利润,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上升了1000万元,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800万元,同时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1000万元。
(后续相关会计分录将依据上述情况进行追溯调整。)
(二)个别报表中甲公司出售乙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记)银行存款 6500万元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4000万元(假设剩余股权的价值为50% 80% = 40% 原始价值)
(投资收益借记/贷记依据具体差异情况而定)
特别提示:当甲公司剩余股权比例改变时,需要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先调整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若差额为正,则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若为负,则不作调整。对于净损益、现金股利和其他综合收益等变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追溯调整。
(三)计算2×22年12月3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根据权益法核算,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包括初始投资成本、对乙公司净损益的份额、对现金股利的调整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份额。具体计算结果为:账面价值 = 初始投资成本 + 损益调整 + 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等。
(四)与现金股利相关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时,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实际收到款项时,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五)甲公司出售乙公司剩余股权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出售乙公司剩余股权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等科目。具体分录需根据实际交易情况及会计进行调整。对于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部分,也需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