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知识有哪些

2025-04-2606:25:57常识分享0

视频加载中...

又是一年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

清明节,是大地上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

在这个袅袅青烟中,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吟咏起唐朝诗人杜牧的名篇《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么,你对“清明”的含义有多少了解呢?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节气的变化、饮食文化以及古诗词背后的故事,你想过如何向孩子们讲述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教育小新的脚步,一起探索这些与清明节相关的知识点吧。

一、“清明”的含义

“清明”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多于黑夜。“清明”寓意着天清气爽、万物生长。

二、清明节气的变化

在清明时节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充足,大地回春。此时正是进行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民间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时新雨后的天空开始出现彩虹,桐树也开始开花。

三、清明时节的饮食文化

在的不同地区,清明节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比如过年时吃饺子,端午节时吃粽子,元宵节时吃元宵。而到了清明节,则有吃青团的习俗。

青团是一种传统的清明食品,由青草汁和米粉制成,色泽鲜绿,香气扑鼻。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如今,随着物流和信息的便捷,吃青团已经不再是南方人的专利,北方人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美食。

四、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一词最早见诸我国古籍《逸周书》中,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所有的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

在古代,清明节与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节日。上巳节的节日风俗包括“临水祓禊”“踏青春游”“饮酒宴乐”,而寒食节的节日风俗则是“禁火冷食”“春游宴乐”“扫墓祭祖”。

如今,清明节已经成为了全国大众喜闻乐见的节日之一。

关于清明时节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这个清明节,不妨给教育小新留言分享你的过节计划吧。

图文来源:综合摘编自《过节手册》等资料集、《二十四节气》等书籍、《风调雨顺》等期刊杂志及网络资源。

音视频来源:部分音频素材来自网络资源库。

本篇文章仅为传递信息之目的,如有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正。

栏目策划:由教育小新团队完成。

本期编辑:庄元

本期主播:由专业的配音团队完成。